就连德国都能看得出来,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会晤基本没有可能实现。8月28日凌晨,俄军又用导弹和无人机对基辅展开了空袭,截止当天晚上11点,因这次袭击,死伤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人。明明知道俄方的行动带来了生命的失去,美方发言人却只说了个“合理回应”四个字。面对现在美方的态度,泽连斯基明显有些后悔了。
最近俄乌又闹点事儿,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俄军突然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基辅,这次攻击规模真是不小,几乎整个乌克兰都能听到警报的尖锐鸣叫。据乌克兰方面说,俄方至少发射了好几枚导弹,俄罗斯的动作似乎也证明了德国之前的猜测:短时间内安排“普泽会”几乎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美国对这次空袭反应冷淡,让泽连斯基挺不爽的。
据政客新闻网报道,白宫新闻秘书罗琳·莱维特试图用“合理回应”来淡化基辅遭袭这事儿,发言人的态度也跟着变得平淡不少,反应显得有点不对劲。毕竟,前几天,特朗普还在那里高谈阔论,暗示乌克兰完全可以向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情况真是挺微妙的。
现如今,俄方的炮火主动找上门来,说白了,这是个出奇好的时机,支持乌方采取行动,借势猛攻,毫无疑问会带来很大优势,但奇怪的是,特朗普居然陷入了沉默,没再提之前说的“不进攻就没机会赢”的那些话。至于罗琳·莱维特嘴里的“合理回应”,到底算得上合理在哪里?
在莱维特的说法里,乌克兰上个月袭击了俄罗斯的炼油厂,这本身算得上是乌克兰先发起攻击,俄方也有理由回击,攻击基础设施没问题,听着也没啥不对的地方。不过,如果把俄方的解释结合起来看,就会觉得美方的行为挺反常的了。俄方说的攻击理由,也是因为乌克兰一直在攻击俄罗斯的基础设施,俄方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很明显,美俄的说法差不多,像是默契似的,背后其实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特朗普根本不关心真相,这样说只是为了敷衍过去,不想再插手俄乌的事情;第二,特朗普的立场已经偏向俄罗斯了,根据他的说法,美方对俄方攻击乌克兰的行为并不觉得有啥不对的,所谓合理回应其实是在帮俄罗斯躲责任。
不管美方的用意到底怎样,他们的不当态度对乌克兰和欧洲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普京和特朗普虽然只是在阿拉斯加见了一面,乌克兰和欧洲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美国访谈,经多方努力,才勉强让美国威胁不再对俄罗斯搞制裁。结果,事情又闹出新状况,欧洲只能亲自出马,行动上狠狠批评俄方的作为。冯德莱恩、英国首相斯塔默等人都没闲着,拼命抨击俄罗斯的行为。
很明显,这么频繁的发声背后,也不能排除在试探美国的意图。似乎还真起了点作用,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消息,要向乌克兰出售价值8.2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到这儿,一层隐藏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了。
这场俄乌冲突不管怎么说,实际上对美国而言就是个既得利益的事儿。要是谈的话,特朗普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打功劳牌;要是真打起来,美国还能趁机卖武器,从中赚上一笔。反正,冲突早晚会有个结束的结局。美国现在态度相对保守,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在调解上发挥的作用有限,要真想让这事儿结束,还是得让俄乌双方坐下来谈。泽连斯基靠着欧洲的支持,估计对美国提出的妥协也只愿意做有限度的让步。特朗普推动普泽会的想法太着急了,现在哪儿像谈判,倒像是有点想让局势慢下来,让事儿走得更稳点。
显然,泽连斯基又忍不住了,他心里很清楚,前线的局势关系到谈判的主动权,得想办法阻挡俄方不断的空袭和推进动作。经过一番考虑,泽连斯基觉得中国是最理想的选择,所以在拒绝中方担任乌克兰安全保障国之后,他后悔了,开始向中国发出请求,希望中方能对当前的情况有所回应,说的是回应,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中国出面劝俄罗斯停止袭击。
中方一直坚持一个明确立场,那就是要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靠谱的办法就是对话和协商。相比之下,泽连斯基倒是得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忙啥,俄方一再解释空袭其实更多是对乌早期行动的回应,根本上俄方还是希望推动和平,显然他们并没有排斥谈判。关键是,泽连斯基到底愿不愿意坐下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