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年,我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房子不再是投资的最优选择,甚至不再保值。
2019年夏天,掏空几个钱包,我们买了一套二手房,给孩子上学用。当时完全预料不到几年后这套房会从2.2万一平降到1.3万一平,保守估计亏了60万。
这套房现在婆婆在住,孩子上学也用上了,说起来也是刚需,只要不出手就不亏,只能这样安慰一下自己。
另外,这几年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谈恋爱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大部分人毕业两三年后差不多就结婚了,不像现在流行晚婚或者不婚。
结婚率和生育率一再降低,有一种天翻地覆的感觉。
还有呢,学历贬值了,工作不好找了,很多大学生用送外卖、开网约车来过渡职业空窗期。
十几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处于经济上行期,大学生还没有如此廉价,找份工作并不难,高学历也能进大厂,收入也不错。
这些变化就是在这几年中发生的,像我这样思想还停留在几年前的人,真有点接受不了,常常觉得怎么就变天了呢?
经济有周期,四季有循环,人生也有起伏,其实都是正常不过的事。
除了接受,也别无他法。
02
小时候我们总被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对文化人有着天然的敬意。
工地上搬砖的工人,工厂流水线上的厂哥厂妹,餐厅端盘子的服务员,在那时的我看来都是不体面不稳定的工作。
当不了教师、医生,再不济也要找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吧,不用风吹日晒,上厕所自由,喝热茶,还能来杯咖啡。
在办公室工作了十年,虽然是普通会计,收入不高,确实也不算辛苦,但现在大环境变了,即使裁员的风还没刮到自己头上,心里也会想,万一哪一天失业了怎么办?找不到工作了怎么办?
年龄也不小了,也没有人脉关系,这几年疲于带娃,专业技能也荒废了,职场晋升通道完全堵塞,环境再差点,很可能就要走下坡路了。
刚毕业时月薪两千多,还被亲戚嘲笑读书无用,当时觉得难堪,现在想想,人和人本来就不一样,读书了没作为的不在少数,不读书做老板的也大有人在,不能一概而论,都是各凭本事。
当然,没读书的亲戚混得也很不如意。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什么后台,也没什么高技能,看那些去送外卖的大学生,都纷纷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开始自食其力了,这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03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我开始慢慢接受未来可能要去做一些轻体力工作,比如家政小时工、酒店打扫、超市理货员之类的,当然现在不会去做,但到了四五十岁呢?现在的工作还能不能保住,不好说。
45岁往后,本身也不是技术骨干,谁还要请我坐办公室呢?
也不能真的完全不工作吧,还没到退休年龄呢,还有家要养呢,还需要赚钱维持生活。
年轻时自以为的读书人的清高,肯定也会在现实面前被磨平棱角,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可羞耻的,双手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
现在我对未来的预期会低一些,万幸的是我们在经济上一直很保守,没什么负债。
十几年前我们经历过经济上行期,也知道很多人赚到了快钱,可能那样的好时候不会来了。
所以也要转变一下思维,不能再有职业歧视和偏见,其实只要有手有脚,总能有办法挣到生活的钱,不用太焦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