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曾被誉为"国产Office之光"的永中软件突然宣告破产重整,震惊业界。
要知道,这家成立近20年的老牌办公软件企业,巅峰时期产品曾被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节节败退。
然而,当时的永中Office就因兼容性不够好、启动速度又相对慢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屡受广大用户的诟病,导致了大量的用户的流失。
在微软Office和金山WPS的双重夹击下,业内普遍认为永中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单靠一张纸,它卷土重来
然而,2020年完成重组的永中Office以全新形态杀回市场,其逆袭的关键竟是一张"纸"——自主可控的OFD版式技术。
通过对“集Office”这一独创的理念的完美的诠释,可在同一窗口中将文字表达、表格操作、简报制作等三大功能都尽收眼底了,从而彻底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为多个窗口的切换所带来的繁琐的烦扰。
而永中又一大亮点就是其对政务场景的深度契合,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繁琐的“红头文件”的时候,相比传统的Office就更为方便了,能在一个界面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操作。
更关键的是,OFD技术使其在电子公文领域建立起护城河,目前全国超30%的电子公文系统已采用永中解决方案。
永中的东山再起,折射出国产软件的典型破局路径
当WPS选择"云协作+移动端"正面抗衡微软时,永中则深耕垂直场景,用政务办公的刚需撬动市场。
随着国产软件的不断壮大,不少以“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闯出一片天的也并非孤例。
如金山WPS凭借“云端+移动+Linux”三箭齐发,全球月活突破5亿,统信UOS操作系统也通过深度的兼容Windows的应用,占据了信创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无代码的平台云表更是颠覆了传统的开发模式,让普通的用户都能用excel般的操作就能搭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统。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成功案例都遵循着相同的创新逻辑——用场景化解决方案对抗巨头的通用型产品。
以云表为例,某制造业客户使用其无代码平台后,ERP系统实施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2周。这种"去技术化"的变革,恰恰击中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痛点。
相比之下,永中则选择在微软和WPS忽视的政务细分市场发力,其OFD技术不仅能完美还原纸质公文样式,更符合国产化替代的安全要求。
正如永中CEO所言:"我们不再做第二个微软,而要成为唯一的永中。"
这句话或许揭示了所有国产软件的成功密码——与其在巨头的战场上硬碰硬,不如开辟自己的赛道。
从WPS的云办公到永中的电子公文,再到云表的无代码革命,中国软件企业正在用更灵活的创新,书写着不同于西方巨头的产业故事。
只有深入地找准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痛点,才能真正的超越“无脑的追赶”。
这也正是国产软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为珍贵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