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特斯拉欧洲官网移除了Model S和Model X的订购入口。 消费者点击页面时,只能看到一行小字:“现有库存限时供应”。
这意味着继中国、日本之后,欧洲市场正式加入停售名单。 实际上,这场撤退早有预兆,2023年特斯拉已停产右舵版车型,而2025年4月11日中国官网撤下订购按钮时,仅北京、上海、浙江留有零星现车,Model S标价75.99万,Model X Plaid版则高达90.29万。
一、销量断崖:从神坛跌入“其他”
翻开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他车型”一栏的数字触目惊心:23,275辆。 这个归类Model S/X、Cybertruck和Semi的类别,贡献量不足Model 3/Y(70万辆)的3.3%。
在中国市场,颓势更甚:2024年Model S/X全年销量仅2000辆,份额萎缩至0.3%。 上海展厅销售坦言:“有钱人都去买蔚来ET9了,谁要这十年前的老古董? ”
二关税绞杀:一夜贵出一台Model Y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关税。 2025年4月12日,中国对美进口车关税从84%飙升至125%,一辆Model S Plaid版到岸成本从92.39万暴涨至138万,相当于凭空多出一台国产Model Y的价格。
特斯拉供应链存在“双重成本堰塞湖”:加州工厂生产的Model S/X,其40%电池材料依赖中国供应商,经美国组装后再进口回中国,关税叠加物流使利润归零。
三、技术代差:鸥翼门输给激光雷达
当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在上海高架桥流畅变道时,Model X车主仍在抱怨自动泊车“像科目二挂科学员”。
核心问题在于产品迭代停滞:Model S自2012年发布后,虽经历2021年改款,但核心架构未变。
而国产竞品已普及800V超充、激光雷达和全域800TOPS算力。 特斯拉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曾承诺“2025年重大升级”,但美国工厂10万辆产能和墨西哥工厂延期,让承诺沦为空谈。
四、战略断腕:95万产能让给Model 3/Y
上海超级工厂的流水线揭示了真相:Model S/X产线早在三个月前就被拆除,工人转产Cybertruck部件。
这座年产95万辆的工厂,2025年一季度贡献特斯拉全球51.3%销量,全部来自国产Model 3/Y。
资源倾斜背后是残酷的盈亏账:每卖一辆Model S/X亏损3万美元,而国产Model 3/Y边际成本下降12%。
五、二手市场:百万豪车变烫手山芋
停售引发二手市场地震。 北京二手车商囤积的Model X,报价从80万跳水至50万仍无人问津。 维保困境:因配件供应依赖加州工厂,深圳车主更换电池需等待半年,部分维修点甚至建议“拆库存车零件替换”。
六、本土反攻:蔚来挂出“欢迎特斯拉置换”横幅
比亚迪仰望门店的红色横幅格外刺眼:“特斯拉车主以旧换新补贴10万! ”蔚来则推出ET9专属置换政策,4月上半月高端订单激增20%。
数据佐证了格局颠覆:2025年一季度,Model S/X在中国百万级电动车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62%骤降至17%,而蔚来ET9单月销量已超越Model S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