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以色列誓言攻占加沙,中方霸气回击,美国措手不及急得跺脚!

发布日期:2025-08-17 22:38 点击次数:69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公开表示,要对加沙采取全面军事占领,这一言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剧烈震动。然而,他或许没有预料到,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上,来自中方的回应会如此直接和强硬,让整个局面瞬间变得异常微妙。

8月10日下午,内塔尼亚胡的占领计划公之于众,目标直指哈马斯最后控制的两个据点。次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便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和副代表耿爽的表态,成为了全场焦点。耿爽直接用“严重关切,立刻停止”八个字,清晰地传达了中方的立场,要求以色列必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傅聪则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占领加沙的企图,彻底摒弃武力至上的迷思。这番话,无疑是对内塔尼亚胡强硬姿态的迎头一击。

中国的强硬表态并非孤立无援,事实上,一股反对以色列单边行动的国际潮流正在形成。就在中方发声之前,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依据联合国第242号和第338号决议。

这些决议本身已经是对巴勒斯坦最初诉求的巨大让步,默认了内格夫南部归以色列所有。但即便如此,根据这些决议,以色列也必须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大规模撤离。因此,任何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都等同于在法理上将以色列的行为定义为侵略。过去,许多国家在美国的影响下对此问题采取模糊策略,但现在,天平显然开始倾斜。随着欧洲多国态度的转变,中国的声音也显得愈发有力。

动真格的制裁有多疼

国际舆论的压力并非空谈,它很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法律与经济制裁。当一个国家将另一个国家认定为侵略者时,其国内的法律机制便可能被激活,从武器禁运、军民两用物资贸易切断,到冻结相关人员的银行账户和往来,甚至可能完全中断双边经贸活动。

一两个小国的制裁或许无关痛痒,但如果形成规模效应,对以色列的打击将是显而易见的。海牙集团的32个国家已经计划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和港口封锁。即便以色列能够依靠美国获得物资与财政支持,这也会给其最大盟友套上更沉重的枷锁。美国如今的经济状况,也难以再自诩财大气粗,负担以色列的生存与战争开销,对特朗普政府而言绝非易事。

如果中国正式加入制裁行列,压力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提供了大量不可或缺的商品,其中不乏稀土、锂电池、无人机相关器材等军民两用物资。一旦这些供应链被切断,以色列将不得不花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去寻找替代方案。更直接的打击可能落在以色列的经济命脉上,例如其航运巨头以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这家2024年全球排名第九的企业在中国设有独资公司,一旦其中国航线被禁,对公司乃至以色列政府的财政都将是沉重打击。

加沙的惨状与北京的考量

国际社会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与加沙地带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密不可分。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加沙200万人口中高达九成面临“灾难性饥饿”,急性营养不良率超过16.5%。由于以色列的全面封锁,6000车人道主义物资积压在埃及边境无法进入,海水淡化厂因断电停摆,民众被迫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8月5日当天,就有8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58人是在领取援助物资时遭以军枪击。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将这种“以饥饿为武器”的策略,称为“21世纪最严重的人类灾难”。面对如此惨状,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都无法保持沉默。

中国在此问题上投入巨大关注,其动机是多层次的。首先是源于近代史的朴素情感。中国自身有过被侵略和殖民的惨痛记忆,对于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行径,天然地抱有警惕和反对。以色列方面毫不掩饰其意图,即摧毁哈马斯后,将巴勒斯坦人驱离,吞并土地,甚至与特朗普及其利益集团合作搞房地产开发。这种在尸骨上建度假区的构想,挑战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其次,这背后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利益考量。巴勒斯坦问题是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政治正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超过半数的能源运输需要经过红海航道。巴以冲突的扩大化,可能导致胡塞武装等地区力量进一步升级对商船的袭击,直接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通道。为了维护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互信,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顺利推进,中国也必须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清晰而坚定的立场。

发生在联合国的这场交锋,清晰地展示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以色列或许还沉浸在可以凭恃武力单边解决问题的旧日幻梦中,但现实是,无论是出于道义、法律还是现实利益,国际社会的反弹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中国的强硬表态,不仅是为巴勒斯坦人民发声,更是为维护一个基于多边主义和国际法的世界秩序。从推动沙特与伊朗复交,到在巴以问题上反复呼吁停火,北京正从一个“被动应对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内塔尼亚胡政府这次的强硬宣言,最终可能只会在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下,落得一个无比尴尬的下场。加沙人民能否迎来生机,最终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形成统一意志,将“两国方案”从纸面落到实处,而中国的角色,无疑将愈发关键。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