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美军海上霸权面临挑战,中美规模差距将骤然拉大!

发布日期:2025-10-25 01:08 点击次数:65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九月二十五日,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空气里有股说不清的味道。

两艘功勋赫赫的战舰,在这里告别了大海。

它们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菲律宾海”号和“诺曼底”号。

随着这两头钢铁巨兽的谢幕,美国海军的巡洋舰,一下子只剩下了可怜的7艘。

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就退两艘船嘛,多大点事?

可事情,还真就没那么简单。

就在大洋的另一头,中国的055型万吨大驱,现役数量已经悄悄爬到了8艘。

这还没完,第二批次的饺子也快出锅了。

一个历史性的逆转,就这么发生了。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是一个时代落幕,另一个时代登场的无声宣言。

海上大脑风烛残年

“提康德罗加”级,在美国海军里可不是一般的小角色。

它从一出生,就是当“移动海上司令部”来养的。

是整个航母战斗群里,谁也替代不了的指挥中枢,一个真正的“海上大脑”。

这些船,身子骨巨大,173米长,排水量轻松过万吨。

地方大,发电足,就是为了伺候那套标志性的核心装备——四面巨大的相控阵雷达。

这套雷达,就是整个舰队的眼睛和耳朵。

它能盯着四面八方的所有威胁,把情报汇总起来,指挥其他小弟协同作战。

它们的价值,早就被战火检验过了。

当年海湾战争,“诺曼底”号一口气射了26枚“战斧”导弹,名震天下。

它的姐妹“菲律宾海”号,也去南联盟和阿富汗秀过肌肉。

但现在,这个核心,这个大脑,正在快速凋零。

虽然美国海军想让“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来顶班,但谁都清楚,那只是个凑数的。

“伯克”级天生就是个多面手,干不了指挥舰队这种精细活儿。

大脑老了,换几条胳膊腿是没用的。

新王登基旧王凉了

就在这两艘船退役前,美国海军还有9艘这种巡洋舰。

去年,“安提坦”号先走一步。现在,数字直接掉到了7。

按计划,今年内还有两艘要退。

快的话,到2027年,这支曾经让全世界眼红的舰队,将彻底消失。

与此同时,中国的055,正在用一种恐怖的速度,填补这个空白。

除了已经服役的8艘,第二批次的6艘舰也基本造好了。

其中,109“东莞”舰和110“安庆”舰,据说已经海试完毕,年底前就能入列。

有分析说,最晚到2027年,第二批全部服役,届时中国将拥有14艘这种事实上的巡洋舰。

把这两款战舰放一起,高下立判。

“提康德罗加”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055是21世纪的产物。

055那超过12000吨的身板,比前辈还要大上一圈。

更要命的是技术核心,055用的是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比“提康德罗加”的老家伙领先整整一代。

更别提什么隐身设计、综合电力这些后发优势了。

天平的一头,是数量越来越少、技术越来越老的老将。

另一头,是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全面领先的新锐。

这场比赛,结果好像已经写好了。

帝国船厂踩了急刹车

为什么老将退役会变成一场危机?

说到底,病根不在船本身。服役快四十年了,船体老化,设备过时,退休是天经地义。

真正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无所不能的美国造船工业,好像踩了急刹车,趴窝了。

本来接替巡洋舰的,应该是最新的“阿里伯克”III型驱逐舰。

可现实很打脸,这新船造得比蜗牛还慢,一年才1.5艘,真正能打的现在就1艘。

更惨的是,连90年代初服役的老“伯克”级,也开始排队等着退役了。

青黄不接,说的就是现在这个局面。

下一代的“星座”级护卫舰,本来被寄予厚望。结果这个项目也让人失望透顶。

首舰服役时间从2026年,一杆子推到了2029年,连设计图都没画利索。

这种拖延症,不是个例,是美国军工的系统性癌症。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新船造不出来,海军只能咬着牙,花大价钱给老爷车续命。

比如,曾砸了6亿多美元给三艘巡洋舰延寿。

这就像往一个无底洞里砸钱,最后拖垮的是整个舰队的未来。

再看看东方,造船厂里热火朝天,航母、大驱还在下饺子,一点没有要减速的意思。

结语

这些退役的钢铁巨兽,不会真的消失。它们脱下美国海军的军装,转身就可能成为地缘棋盘上的新棋子。

有些买家已经闻着味儿来了。比如菲律宾,就有人提议想买“菲律宾海”号。但这基本是做梦,美国不可能把这种大杀器卖给它,打破地区平衡。

但另一个方向,可能性就大得多了——台湾。

台湾方面对这些美军的二手船,可以说是望眼欲穿。他们甚至把这事比作当年引进“基德”级驱逐舰,希望能再复制一次战力暴涨的奇迹。

无论是“提康德罗加”级,还是早期的“伯克”级,一旦到了台湾海军手里,都将给台海局势带来巨大的变数。

从美国的角度看,把这些“烫手山芋”卖给台湾,既能处理垃圾,又能当牌来打,何乐而不为?

两艘巡洋舰的退役,像一块小石子,却激起了惊涛骇浪。

它揭示的,不只是中美海上力量的数量变化,更是背后工业实力、技术水平和国家意志的全面较量。

当老旧的“宙斯盾”驶入港湾,等待封存;全新的万吨大驱,正在大洋上划出崭新的航迹。

这不是简单的船只更替,这是一个时代的交接棒,正在我们眼前,缓缓传递。未来的海权,正在被重新定义。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