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易建联这是怎么了,人站在那里,腿就比别人粗一圈,这是练什么新科目呢,感觉跟以前那个在球场上飞奔的模样,有点不一样了。
好家伙,看到照片,好多球迷的第一反应都觉得是发福了,毕竟人高马大,稍微有点变化,在镜头里就显得特别明显。我记得他当年在NBA,那会儿的身材,那叫一个精瘦,而且力量感十足,完全就是那种在禁区里翻江倒海的战士。后来回CBA,虽然年龄上去了,但那个状态,说实话,还是顶级的,广东队没了他,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今年这照片出来,确实是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有人说他退役了,生活上也放松了,这属于正常新陈代谢,毕竟36岁了,也不是小年轻了。但也有人觉得,作为曾经的中国篮球的旗帜性人物,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形象管理更严格一点,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多少还是有点代表性的。这种争议,其实也挺能理解的,毕竟大家对他有太高的期待和感情。
我刷了一下当年的数据,易建联在NBA打过五个赛季,最巅峰的时候,场均能拿到11.2分,6.4个篮板,这在当时对于一个中国球员来说,绝对是顶级的表现了。07-08赛季,在密尔沃基雄鹿队,他场均12.5分7.1个篮板,还有1.4个盖帽,那会儿的身体素质,绝对是碾压级的。回到CBA之后,他更是几乎把所有能拿的荣誉都拿遍了,CBA总冠军、常规赛MVP、总决赛MVP,一个不落。
所以,当看到现在这个体型,一些老球迷心里肯定会有落差,觉得这和他曾经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形象不太搭。你想啊,一个运动员,尤其是在职业生涯后期,身体的每一分变化都会被放大。比如勒布朗·詹姆斯,虽然他现在还在打,但你看他那个身体管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常年保持着极低的体脂率,为的就是能支撑他高强度的比赛。
易建联这次被拍到,穿着一身运动休闲装,棒球帽压得很低,看起来确实挺接地气的,就像我们平时在街上遇到的一个高个子朋友。他可能也没想到,自己这么一个随意的状态,会被这么多人关注,甚至引发争议。但这就是公众人物的无奈之处吧,一旦有了名气,连出门买个菜,都可能成为新闻。
这事儿也让我想到,一个运动员退役之后,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是所有人都像科比那样,退役后还能迅速找到新的方向,并且保持那种精神。有些人可能需要一个适应期,身体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但舆论的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大家习惯了看到他们在赛场上英姿勃发的模样,很难一下子接受他们“凡人”的一面。
而且,这次的照片,还有人提到他肤色黝黑,说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个其实我倒觉得还好,毕竟夏天在户外活动,或者经常训练,肤色变深是很正常的。关键还是那个体型上的变化,让大家感觉有点意外。
这说明,对于曾经的偶像,我们观众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希望他们能永远保持巅峰状态,就像我们记忆里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他们是人,有自己的生活,也会变老,也会有各种变化。这种期待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容易引发讨论。
还有人把这次的照片和某些其他明星的“发福”照片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开始批评。我觉得这就有点没意思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生活状态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易建联现在又不像还在职业生涯里,对体型有着那么严苛的要求。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退役不久的公众人物,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但话说回来,作为曾经的体育偶像,他的一举一动确实会被放大。球迷们之所以会“议论”,更多的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大家希望他能一直好好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生活。这种“接地气”的形象,虽然真实,但也确实给了某些“键盘侠”发挥的空间。
我感觉,这次的争议,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折射。我们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有时候会有点过于苛刻,希望他们能永远完美,永远符合我们心中设定的那个“偶像”形象。但现实是,人都是会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是伴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状态的调整而来的。
或许,我们应该给易建联更多的空间。他为中国篮球付出的已经够多了,无论是在NBA的拼搏,还是在CBA的征战,他都是那个值得我们尊敬的球员。现在他只是享受自己的生活,有身体上的自然变化,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当年的“小巨人”姚明,退役后身体也经历了不少变化。但大家对他的喜爱,并没有因此减少。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球迷”应该有的态度吧。理解和包容,或许比苛责和批评,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不知道他看到这些议论,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有点无奈,有点好笑,还是根本不在意。毕竟,球场上的胜负,他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生活中的这点小波澜,对他来说,也许真的不算什么。
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反映了一个现实:一旦你站在了聚光灯下,你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个像易建联这样的公众人物,在享受了万众瞩目的荣耀之后,是不是也得承受这份被过度关注的“代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