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战斗机,挺不错的,但不一定会推销出去,就算卖出,也不一定你有资格买;普通的战斗机,倒是可以卖,但质量肯定不咋地,这年代想要买隐身飞机都觉得不甘心。至于KF-21那种半隐身战斗机,看着全方位考量,实际上缺点挺多。性能比不上真正的隐身机,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去,买这种只能算临时过渡的机型,估计也是无奈之举。
所以啊,许多国家在购买战机时都挺头疼的。要隐身飞机,又买不到;普通的战斗机不太情愿入手;半隐身的飞机,除非真没招了,否则都不怎么考虑。这问题曾经还挺令人疑惑,没法搞定。不过,随着双垂尾沉默猎鹰教练机的成功首飞,这个难题似乎迎刃而解了。沉默猎鹰简直就是那个最合适的“救星”啊!
双垂尾沉默猎鹰教练机是L15猎鹰的深度升级版,不光换了外倾切尖的双垂尾,还把机头拉长,增加了EOTS窗口,很多地方都采用了隐身修型设计。机头变成了隐形战斗机标志性的钻石形,机身两侧的折线贯穿全机。总的来看,这款小巧的双垂尾沉默猎鹰,基本上就是一款没有内置弹仓的轻型隐身战斗机。
轻型隐身战斗机,挂上隐身导弹或者隐身吊舱的时候,凭着比较小的体型,RCS肯定比不过F-35,但至少是比KF-21要低得多嘛。这么一挂满点,那就不隐身了,也就让轻型隐身战斗机变得挺鸡肋的。性能不够强的毛病,正是日本已经首飞的F-3心神战斗机被放弃的原因之一。
双垂尾沉默猎鹰的核心身份其实不是隐身轻型战斗机,而是一架隐身的高级教练机,主要用来训练飞行员,任务打打酱油,战斗任务根本不在其考虑范围内。也就是说,它和战斗部队没有抢人的关系,反而还让战斗部队指望着沉默猎鹰来提供训练用飞行员。这款定位挺特别的隐身教练机,真是特别符合一些中等地区强国的心思——他们迟早要买隐形战斗机,可是现在还没有资格入手,所以这个家伙,倒挺适合他们的需求。
不少地区强国面对中国的歼-20、歼-35,以及美国的F-35,俄罗斯的苏-57、苏-75这些隐身战斗机,要么根本买不到,要么资格还没到,真挺尴尬的;反倒是歼-10C、苏-35、F-16V、F-15EX这些四代半常规非隐形战斗机,出口限制少得多,要买就都能买得着,想要啥直接来就是。
不过呢,这第四代半的升级版本,价格其实也不比那些隐身机宽裕。歼-10C、F-16V除了外壳不是隐形的,其他配件和隐形战斗机几乎一样。采购这些非隐形战斗机,难免会挤占本来打算用在隐身机上的预算,而且这些非隐形飞机还会占据编队和机场席位,多少让人心里有点不太甘心。
KF-21虽然算是半隐形战斗机,优缺点介于隐身机和非隐身机之间吧,它作为四代机用的话价格有点高,想让它变成五代机嘛,又觉得不太合适。等以后买了隐身战斗机之后,KF-21还得面对那种前后都不靠的尴尬,就像一战时候的女王级战列舰一样,主力战队和战巡编队都不想带这个东西。
隐身教练机和普通教练机可不一样,毕竟教练机是挺紧缺的装备,买不得少。凡是打算搞一套完整体系的战斗机,配套的教练机少不了,不能不买。只要考虑到订购歼-35歼-20,或者歼-10C,再或者买得多点,那中式教练机的需求就会摆在桌面上啦。
与那些只能用来训练飞行员、对地打击能力也比较有限的中级教练机(像教-8啥的)相比,具有一定空战能力的高级教练机(比如YAK-130、T-7A、教练-10等),双垂尾沉默猎鹰的优势可不少,费用也不会太高,性能却全面超越。还能替代那些昂贵的双座隐身战斗机来完成隐身战机飞行员的培训,省了不少钱!
沉默猎鹰刚买来时,算是带点隐身特性的战斗机,或者说是不算特别隐身的机型,执行国家空防任务根本没啥问题。交付以后,就变成了教练机,专门负责训练,不用担心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买了一批战机,总得配套买点教练机吧?
沉默猎鹰其实也可以当作培训第四代常规战斗机和第五代隐身战斗机飞行员的教练机。这种场合下,就不必装那些像EOTS窗口之类挺贵的子系统,作为隐身风格的教练机,用用挺合适的。顺便还能感受一下隐身飞机跑起来的那点“味道”。
它还能算是那种不完全隐身的单发轻型隐形战斗机,能跟歼-35、歼-20组成“高低配”或者“高低低配”中的“低端”机型。甚至,经过航电系统升级后,双垂尾的沉默猎鹰还可能变成无人僚机的指挥机。总之,这点潜力,真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对那些像印尼、沙特、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委内瑞拉这些国家来说,虽然他们考虑引进中国的隐身战机,但目前来看时机还不太成熟,条件也还没有完全具备。现在去直接搞隐身战斗机,难度可不低,不过买几架隐身教练机,拿来训练飞行员,或者用来组建飞行表演队,也挺合理的。一旦体验过隐身带来的那些精彩,或者感受到有人无人搭配作战的诱人魅力,还会担心以后的订单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