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一次发出了威胁,要求咱们别再买俄罗斯的石油。还用印度做例子,说莫迪已经向他保证,以后不会再购买俄制的石油。这种没有依据的威胁,正好反映出中美之间的博弈又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如果大部分国家都被美国施压,不得不停止购买俄国的石油,那与俄罗斯保持能源合作的国家就只剩下我们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加强远东地区的发展显得更加必要。
得说的是,就在9月份普京来访期间,我们跟俄罗斯签订了一个关键的能源合作新协议。大家都特别关心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接下来也会进入真正的推动阶段。
要问俄罗斯将来如果要大力发展远东地区,光靠能源领域是不是就够啦?其实不完全是。除了能源,俄罗斯还得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济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要不然光靠能源走得不远。至于俄罗斯到底更想向西发展还是转向东边嘛,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它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可能会有点偏向东边,和亚洲国家加强合作;另一方面,西方市场、技术、投资也对俄罗斯挺重要。这种局势下,俄罗斯的整体策略可能更倾向于在东边拓展,寻求新的伙伴和市场,但也不会完全舍弃西方,所以说,未来它的走向,还是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能源合作正好形成互补
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协商,咱们和俄罗斯已经谈了好多年啦。以前,双方的主要分歧就在管线走向和未来天然气的价格上。俄罗斯坚持让管道经过蒙古,这样一来,就能从西伯利亚直接经过蒙古修到咱们华北一带,省得绕到东北去。
目前,双方基本敲定了协议,未来的管线很大可能会经过蒙古。整体来看,虽然还存在一些分歧,但并不影响咱们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紧密合作,而这种合作反倒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俄罗斯远东的油气资源挺丰富的,之前俄乌冲突之前,这些能源大部分都供应给欧洲国家。不过,现在在美国带头搞事情的情况下,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实打实地搞了一轮制裁,导致这些能源早就没法再出口到西方了。
咱们国家对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挺大的,要是俄罗斯把能源出口的方向转向东方,未来就能很好地补上能源出口的空缺。这两年,我国和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确实在不断加深。
比如说,去年一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已经涨到1.0847亿吨,占我国进口原油的比例达到了19.6%。此外,俄国通过天然气管道向咱们出口的天然气也达到了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则是860万吨。
除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之外,咱们和俄罗斯之间还在推进亚马尔LNG项目以及华电捷宁斯卡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发电厂这些项目。
从俄罗斯出口能源的角度来说,未来出口的重点会偏向东方,那样的话,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一来,带来的发展还能推动远东整个地区的经济活跃起来。
换句话讲,能源出口确实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俄罗斯一直没有停止过远东的发展努力。不过,要把国家的重心转到东方光靠能源出口可不行,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普京说远东决定俄罗斯的未来
俄罗斯远东一片宽广,资源丰富得很,还紧挨着太平洋和北冰洋,若是真下大力气开发的话,整个东北亚的经贸都能跟着活跃起来。再加上最近两年,因为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地区的通航变得可能了,这带来的物流和航运的好处,简直难以估量。
按俄政府的安排来看,俄罗斯这些年一直在推动远东的开发,比如每年都会搞个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聚一下。去年论坛上,普京就说过,远东的开发水平关系着俄罗斯的未来走向。
整个远东地区不仅得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同时增加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好吸引更多人才、培养更多人才。从政策角度来看,俄罗斯多年来一直给远东地区推出各种优惠措施和偏好政策,力度挺大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俄罗斯的远东开发能和我们国家的东北振兴巧妙结合,两边相互补充的优势会变得更大、更强。
远东这块地儿,可说资源丰富得很,土地又大又肥,除了这些,还有石油、天然气、森林、金属和非金属的自然宝藏。不过,俄罗斯在基础设施方面就稍显不足,加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以这些年远东地区一直有人口外流的现象。
要是俄罗斯将来的开发规划跟我国东北振兴结合起来,咱们可以在人员、资金、物资这些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忙。而且,我国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完全能包容接纳俄罗斯国内的各类自然资源。
未来呢,在农业、科技、旅游这些方面,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我国的东北有望展开全面合作,俩国一块努力推动振兴,哎呀,就是这么个走向。
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向东发展策略越发深入,一边是资源和能源的开采利用,一边则是加强运输系统,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升级改造,同时还在大规模扩建海港码头,真是下了不少工夫。
数据显示,远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超过了整个俄罗斯的平均水平。过去十年里,远东的GDP增幅超过1.5倍,从原先的4万亿卢布涨到11万亿卢布,涨势挺快。
虽然远东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得注意俄罗斯国内始终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很容易就会抵消掉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开发成果。
人口流失问题长期存在
说到底,一个地方的繁荣其实靠的是人,而俄罗斯远东这些年一直在面对人口不断流失的窘境,这背后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
说白了,从整体来看,俄罗斯的人口变化还真是不乐观。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总人口是1.486亿,而到2008年,已经缩减到1.428亿,减了近600万。可以说,俄罗斯的人口确实在逐渐减少呢。
虽然这些年俄罗斯一直在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实际上,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重心始终集中在西部地区,这就形成了一个持续吸引人才的效应。国内有限的人口都更倾向于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去发展吧。
相反,远东地区的人口一直在不断流出。自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开始,远东的人口至少减少了四分之一左右。即使在2009年至2017年俄罗斯总人口增长的那段时间里,远东的人口也还是没停下减少的脚步。
比如滨海边疆地区的人口减少了1.8%,总数降到了187.8万。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人口也下降了2%,总量变成了130.1万。而犹太自治州的跌幅更大,达到了3.4%,马加丹州的降幅也达到了3.5%。这些地区的人口问题可真是不容忽视呀,已经陷入了严重的人口危机。
要是人口下降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俄罗斯政府即使想要大力投入开发远东地区,未来没人撑场面,这些地方也就别指望能有啥大发展了。
造成人口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远东地区的气候比俄罗斯西部更加恶劣。毕竟俄罗斯整体位于高纬度区域,冬天每年都漫长且雪量特别大,天气也格外寒冷。
远东地区本身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就比较落后,再加上气候条件那么恶劣,很多人就难以适应这种情况。这也让新一辈的俄罗斯人更倾向于去西部地区谋求发展,而不太愿意留在远东。
这个原因就挺关键的啦,虽然俄罗斯政府以后可能会加大远东的开发力度,比如改善基础设施啥的,但由于气候条件一时难以改变,还是会有不少人不愿意到这边来谋求发展。
其实没必要太过悲观啦,毕竟一个国家的进步虽然跟自然条件有点关系,但人口密度肯定会跟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换句话说,俄罗斯未来远东的发展不一定非得靠大批人口涌入,只要人口比例控制在一定水平,整体的经济规模也能保持住。
除了自然条件之外,文化背景和社会理念也直接左右着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开发策略。
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
虽然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但从传统上看,它算是一个欧洲国家。几百年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重心,基本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大部分俄罗斯人觉得远东不过是个遥远的边疆地带,很多人甚至从未去过那儿。
这就引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大部分俄罗斯人的观念还是偏向于发展西部地区,那么对于政府推进的远东开发,俄罗斯人自然不会表现出太多热忱。
比方说当前的俄乌局势表面上看,俄罗斯似乎是在全力对抗西方的不断推进,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实际上是俄罗斯希望继续维系自己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一旦俄罗斯放弃了这个影响力,整个西部地区在战略上就变成了前线,变得不那么稳妥。而如果在西部的影响力被削弱或者被包围,俄罗斯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发展远东,采取向东调整战略的办法。
要是俄罗斯人在心里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的话,未来远东地区的开发可就一直走不通了。说到底,俄罗斯西部还存着一种集体的文化观念和记忆,这像是根深蒂固的纽带,俄罗斯很难轻易割舍掉。
不过呢,不管是打算发展西部还是东部,这俩不是非得对立起来的,实际上可以两边一起搞起來。现今,俄罗斯被西方阵营紧紧困住,局势看起来挺不妙的,可实际上也正是一个推动东部地区大发展的好时机。
结语
所以说,普京以前的话还挺有道理的,俄罗斯远东的开发水平,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毕竟,远东的发展还能拉动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前行,进而缓解西方对俄罗斯的封锁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未来的重中之重就在于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开发投入是不是跟得上,能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去,基础设施是不是能全面提升,这些都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命运。#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