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美航母南海半小时连摔两机,损失2亿成笑柄,美媒反称威慑中国引嘲讽

发布日期:2025-11-21 17:02 点击次数:183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南海的一声巨响,把美军航母的“肌肉秀”搞成了大型“翻车现场”。不到半小时,两架军机接连坠海,让年过半百的尼米兹号航母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了全球军事新闻的头条。可笑的是,几天前美国媒体还在吹嘘,说它是“威慑中国的王牌”。

这场闹剧发生在10月26日下午。那天14时45分,一架隶属于尼米兹号的“海鹰”直升机刚从甲板起飞,就一头栽进了海里。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不到半小时,大约15时15分,又一架“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也跟着掉了下去,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事后赶紧发通告,说机上5名成员都救上来了,但这事儿的戏剧性可比官方轻描淡写的声明要强多了。毕竟,这可不是在自家后院训练,而是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在中国家门口上演的“坠机连续剧”。

这一下摔掉多少钱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架直升机一架战斗机,摔了就摔了。但要是告诉你这两架飞机的价钱,你可能会吓一跳。那架MH-60R“海鹰”直升机,堪称“直升机界的奢侈品”,印度前几年找美国买,单价算下来要1.08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美国最先进的F-35隐身战斗机,单价才80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架直升机比五代机还贵了近3000万美元!它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功能强大,是航母编队里的“反潜守护神”,能探测潜艇、反舰、识别导弹,是个多面手。

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也不便宜。根据军事媒体的数据,受通货膨胀和设备升级影响,这款战机今年的单价早就突破了1亿美元。也就是说,这短短半小时,美军直接在南海扔掉了超过2亿美元。这还没算上后续打捞、人员重新训练和装备补充的钱,真实损失只会更大。

老兵不死只是不断掉链子

尼米兹号这次“老马失蹄”,其实早有预兆。作为美国海军现役最老的航母,它从1975年服役到现在,已经快50年了。虽然设计寿命是50年,但超期服役带来的结构疲劳、系统老化等问题是躲不掉的。

在这次来南海之前,它才刚从中东风尘仆仆地赶过来。长途奔袭加上高强度运转,对这艘“年过半百”的老舰来说,负担可想而知。军事专家早就说过,美军总喜欢在敏感海域搞高强度训练来“秀存在感”,这种高压模式很容易导致装备维护跟不上,人员也疲劳,最后出事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倒霉的还不止尼米兹号。今年以来,美军航母就没消停过。5月份,“杜鲁门”号航母在红海执行任务时,一周之内就摔了两架“超级大黄蜂”。算上这次南海掉的,光是“超级大黄蜂”就已经掉了3架。照这个速度下去,印度军队“摔跤王”的帽子,恐怕要让给美军了。

威慑不成反成笑柄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美军装备维护体系的漏洞。据美国问责局的报告,为了维持装备的出勤率,海军经常搞“拆东墙补西墙”的骚操作,把停飞飞机的零件拆下来给现役的用。F/A-18系列战机的关键零件还被承包商垄断,导致自己修起来都费劲,故障率自然居高不下。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点也相当微妙。今年10月,中美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经贸磋商,稀土、关税等问题都是谈判焦点。尼米兹号闯入南海,本想通过军事施压在谈判桌上捞点好处,结果自己先出了洋相。

本想露个脸,结果把屁股露了出来。这句台词,简直是为美军这次行动量身定做的。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事故发生后,一些美国媒体居然还想把锅甩给中国,说什么“中国军事威胁导致美军压力增大”。

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你派航母来不就是为了应对所谓的“威胁”吗?结果自己还没怎么样呢,就先倒下了,这也能怪别人?实力不行就该好好练,输不起就别出来逞强。现在不仅没吓住人,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想甩锅,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结语

尼米兹号的连环坠机,就像一个缩影,照出了美国军事霸权正在衰落的现实。一方面,是全球霸权的野心和日益紧张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陈旧的装备和高强度的部署任务之间的冲突。当一架直升机比五代机还贵,当2亿美元的装备在半小时内就打了水漂,美军或许真该反思一下了。如果继续把航母当成地缘政治的筹码,到处耀武扬威,那么下次掉进海里的,恐怕就不只是几架飞机那么简单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