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先别急着划走,咱先看张图。
最近,一张美国公司“不小心”泄露的高清卫星照,直接在军迷圈里炸开了锅。
这感觉,就像你偷偷藏了半年的私房钱,结果被媳妇用扫地机器人从床底给扫出来了,尴尬又刺激。
照片里,咱们的“三胎”福建舰,正安安静静地停在三亚港,旁边还靠着“二哥”山东舰。
这兄弟俩同框的画面,本身就够喝一壶的了,但重点在福建舰的甲板上——好家伙,那叫一个热闹!
这哪是航母啊,这简直是个“豪华停车场”!
歼-35“鹘鹰”隐身战机、歼-15T“飞鲨”战斗机、还有那个圆盘子大脑袋的空警-600预警机,再加上直-9、直-20直升机,五款机型齐刷刷地摆在甲板上。
这已经不是模型了,是正儿八经的实机。
这阵仗,外行看的是“哇,好多飞机”,内行看的全是门道:这叫全甲板静载测试,是航母形成战斗力前最关键的一步,意味着福建舰的“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已经准备好协同工作了。
难怪有人调侃:想瞒都瞒不住,这哪是海试,这分明是在彩排“领证”仪式!
你再拿放大镜看,细节里全是戏。
福建舰两侧有小艇来回穿梭,像是在给这位即将“出嫁”的新娘梳妆打扮,估计舷号也快刷上去了。
码头上还搭了楼梯,一群穿着白制服的人影晃动,这不就是典礼彩排的标准流程吗?
一切的一切,都在明晃晃地告诉全世界:福建舰服役,已经进入读秒阶段!
回想这艘“巨无霸”的一路走来,那可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从2022年下水时的万众瞩目,到后来一次又一次的海试,每一次出海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尤其是第九次海试,福建舰干干净净地驶向多个海区,甚至在16、17号两天,悄悄完成了舰载机的弹射与回收测试。
听说那会儿,舰体保养得锃光瓦亮,连螺丝钉都反着光,透着一股“新郎官迎亲”的喜气。
现在,它带着一身“军功章”南下三亚,和山东舰并肩而立,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福建舰到底牛在哪。
简单说,它就是个“技术怪兽”。
8万多吨的满载排水量,直接把常规动力航母的天花板给捅破了。
更绝的是,它搭载了全球首套在常规动力航母上实用的电磁弹射系统。
这玩意儿以前只有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有,但那位“老大哥”至今还被这套系统折磨得够呛,小毛病不断,连特朗普都忍不住吐槽:“还不如老掉牙的蒸汽弹射好用!”
可咱们呢?
偏偏就在这条没人走通的路上,硬是给走通了。
这就像班里一个学霸解不开的奥数题,你一个后排的同学,不仅解出来了,还用了两种方法。
你说气不气人?
电磁弹射到底有多香?
举个例子,蒸汽弹射就像你用弹弓打鸟,拉一次弓费老大劲,一天下来弹个四五十架飞机,甲板上的人都得累趴下。
电磁弹射呢?
就像玩电动玩具枪,按一下按钮就出去了,效率直接翻倍。
而且它能精准控制弹射力度,不管是歼-35这种“小猎豹”,还是空警-600这种体型庞大的“大盘鸡”,都能“说走就走”,想弹谁弹谁。
这就意味着,航母编队的作战反应速度、信息获取能力,都提升了一个维度,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当福建舰正式入列南部战区,一个“双航母时代”的大幕就将正式拉开。
山东舰和福建舰,一个滑跃起飞,一个电磁弹射;一个主打制空防御,一个侧重反潜攻陆。
这哥俩一联手,那可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形成了优势互补、覆盖范围更广的立体作战体系。
这盘大棋下得又深又远,未来甚至有传言说,东海舰队还将迎来新的航母成员,补上最后的短板。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航母这东西就是个“吞金兽”,维护保养费用高得吓人,咱们有必要搞这么多吗?
还有人担心,电磁弹射技术虽然先进,但毕竟是新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真的经得起实战检验吗?
万一关键时刻掉链子怎么办?
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靠自己亲手去拼。
但回望咱们的造舰之路,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超越,哪一步不是在泥潭里摸爬滚打过来的?
福建舰这份厚积薄发,本身就是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应。
卫星划过天空,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