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特朗普又签4500亿美元大单,累计2.35万亿美元,部分关税再延期!

发布日期:2025-08-04 22:32 点击次数:79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2025年7月30日,特朗普政府与韩国签署了价值4500亿美元的新协议,包括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和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

至此,美国一个月内与日本、欧盟、韩国达成的订单总额飙升至2.35万亿美元,创下贸易谈判史无前例的纪录。

然而,这些“天价协议”的真实性遭多方质疑:日本5500亿投资实际出资仅1%-2%,欧盟6000亿投资被澄清“全靠私营部门自愿”,而韩国对3500亿投资的细节至今沉默。

更耐人寻味的是,原定8月1日生效的全球关税被撕开一道口子——巴西关税意外延期7天,但咖啡、牛肉等民生商品仍被课以50%重税,美国消费者即将直面“汉堡涨价”的冲击。

7月30日,美国与韩国敲定贸易协议:韩国需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资金,用于“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同时采购10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

这笔订单使特朗普一个月内达成的协议总额累计至2.35万亿美元——其中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欧盟承诺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韩国则贡献了最新的45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是美国第七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1320亿美元。 韩国能源高度依赖进口,2022年进口额超1900亿美元,因此1000亿美元能源订单被市场认为“可行性较高”。

但关于3500亿美元投资的细节,例如资金是否由政府承担、利润如何分配,韩国尚未公开回应。

日本和欧盟的协议同样包含巨额投资承诺,但两国迅速澄清了关键细节。 日本政府表示,5500亿美元投资中仅有1%-2%是实际出资,其余均为“为美国担保的贷款”。

更引人关注的是利润分配条款:若投资盈利,美国将分得90%,日本仅获10%。

欧盟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则被官员直接“拆台”。欧盟公开声明称,这些资金“完全来自私营部门”,欧盟作为公共机构无法保证目标达成。

市场分析指出,欧盟法律禁止政府强制私营企业投资,因此该承诺本质是“一纸空文”。

特朗普宣称欧盟将在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但数据揭示这一目标的荒谬性。 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冶金煤总值仅645.5亿美元,仅为目标的26%。

现实障碍进一步削弱可行性:美国能源出口设施接近满负荷,欧洲港口和接收站也已饱和。 此外,欧盟能源采购多由私营企业主导,受长期合同约束,且大规模进口化石能源与欧盟减排目标直接冲突。

7月3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巴西加征40%关税,使总税率达到50%。 但原定8月1日生效的日期被推迟7天,为谈判留下窗口。

巴西输美商品中,700种品类被豁免高关税,包括橙汁等民生商品。 然而,美国进口量最大的巴西牛肉、咖啡未进入豁免清单。

这一决定直接冲击美国消费者。 巴西供应美国60%的橙汁和16%的咖啡,关税成本将传导至终端价格:一杯咖啡可能涨价30%,汉堡因牛肉成本上升同步提价。

巴西财政部长Rogerio Ceron坦言:“结果比预期温和”,但巴西总统卢拉已警告将采取反制措施。

除巴西外,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关键贸易伙伴尚未与美国达成协议。

7月30日,美国宣布对印度加征25%关税,直接冲击其870亿美元对美出口。 印度此前拒绝向美国开放小麦、玉米市场,并坚持购买俄罗斯能源,被特朗普视为“地缘政治对立”。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强调,8月1日关税生效日“不会延期”,仅巴西因谈判获7天宽限。

这意味着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若未在24小时内达成协议,将面临15%-20%的基础关税。

全球贸易震荡:企业受损、通胀加剧、供应链断裂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引发连锁反应。美国企业首当其冲:通用汽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斯泰兰蒂斯预计上半年亏损27亿美元。 特斯拉因中国石墨遭160%关税,单车电池成本飙升1000美元。

全球供应链同样遭重创。 越南评估显示,20%-40%关税可能导致370亿美元对美出口蒸发;印度莫迪政府5000亿美元双边贸易目标形同虚设。

耶鲁大学测算,美国物价将因关税上涨1.8%,相当于家庭年均损失2400美元。

尽管白宫宣称吸引15万亿美元投资承诺,但实际落地率极低。 欧盟的7500亿能源采购、日本的5500亿投资均被市场视为“政治噱头”,经济学家斥之为“数字游戏”。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唯一可验证的数据来自韩国:其2022年能源进口额达1900亿美元,1000亿订单尚在合理范围。

对于美国而言,真正的风险在于协议“注水”后的信誉损耗。 当日本实际出资仅55亿美元、欧盟无法约束私营企业时,2.35万亿美元的“胜利”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狂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