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三年未决,普京为何不对泽连斯基“下狠手”?
2025年8月28日,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俄罗斯为何不摧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办公室呢?毕竟,以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这似乎并非难事。
2025年8月27日,有记者向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抛出了这个问题。前一天,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曾表示,如果普京下定决心,用战术导弹攻击泽连斯基的办公室,那现在那里恐怕早已化为废墟,泽连斯基也早已性命不保。对于卢卡申科的这番言论,佩斯科夫并未直接评价,但他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普京始终保持着深思熟虑的决心和意志。换句话说,俄罗斯不会用战术导弹去袭击或摧毁泽连斯基的办公室,那个在战争时期扮演着决策中心角色的地方。
那么,普京为何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杀死泽连斯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诉求,也无法彻底解决乌克兰问题。乌克兰的政权体制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泽连斯基只是众多候选人中的一个幸运儿。即便俄罗斯真的干掉了泽连斯基,乌克兰也会迅速选出新的总统来接替他的位置,继续行使总统的权力。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样做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可能激起乌克兰人民对俄罗斯的仇恨情绪。留着泽连斯基,或许比杀死他更能达到俄罗斯的目的。这就像古人所说的“硕鼠论”,一只硕鼠已经喂饱了,就没必要再杀死它,因为杀死一只,还会有更多的硕鼠涌进来,反而危害更大。普京对泽连斯基的了解已经相当深入,留着他,总比换个新人重新开始要好得多。
其次,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是特别军事行动,而非全面的战争。尽管泽连斯基曾下令用无人机和特工对克里姆林宫发起袭击,并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袭活动,但俄罗斯在正式文件和外交场合始终强调,这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这样的界定,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宣言,表达了俄罗斯的正义立场。因为特别军事行动意味着俄罗斯是为了解放受到乌克兰法西斯主义政权压迫的俄罗斯人而采取的行动。如果将其描述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那俄罗斯就可能被视为侵略者。
这也是普京不会对泽连斯基发起毁灭性打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希望通过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以打促和,逼迫泽连斯基做出让步。尽管泽连斯基一直死不让步,但普京并没有改变行动性质的打算。因为一旦从特别军事行动变成战争,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处境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普京非常清楚,俄乌冲突实际上是美国遏制俄罗斯的一场代理人战争。泽连斯基只是美国手中的一颗棋子,一个傀儡。消灭掉一个傀儡,对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因为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更多的棋子、更多的傀儡,并利用这些棋子搅动西方世界的民粹主义情绪,让俄罗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可以说,俄乌冲突的代理人属性,也是泽连斯基能够安然无恙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的保护,同时也得益于普京的忍让。毕竟,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全力支持的俄乌冲突中,杀死一个泽连斯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虽然对泽连斯基非常不满意,但仍然希望依靠他来解决俄乌冲突、恢复和平的原因所在。特朗普现在也明白,把泽连斯基搞下来,换上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签署所谓的“卖国条约”。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历史的罪人,谁也不愿意背负千古骂名。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三年未决,普京不对泽连斯基“下狠手”,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无论是从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角度,还是从维护俄罗斯国际形象的角度,亦或是从应对美国代理人战争的角度,留着泽连斯基都比杀死他更有利。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政治家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智慧和谋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