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来,俄乌冲突不断,关键指挥官一个接一个遇到挫折,甚至不少将领的子女也在战场上牺牲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叫“瓦西里·马尔佐耶夫”的俄罗斯武装部队中尉,在俄罗斯执行任务时牺牲了,他的爸爸是俄罗斯第18集团军的司令。这事一出来,立马在网上引起了众人议论纷纷。
杀戮背后的超级大脑
马尔佐耶夫曾是五位被乌克兰安全局起诉但未到场的俄罗斯高级军官之一,乌克兰方面刺杀他其实也提前做好了安排。
乌克兰列出的目标名单可不是随便写写的,那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精心谋划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乍看之下,马尔耶夫只不过是个23岁的排长,隶属于那支精锐的第7空降师,不过10月15日那天,当乌军的制导航空炸弹击中他在扎波罗热州普拉夫尼村的阵地时,遭到的损失远不止一个年轻人。
瓦西里的真正“价值”其实在于他的姓——马尔佐夫,他的爸爸,是第18集团军的司令阿尔卡季·马尔佐夫中将,一个被乌克兰安全局以战争罪嫌疑提起缺席诉讼的硬派人物。
更为内敛一些,马尔佐夫家族里其实还有位“俄罗斯英雄”——阿尔卡季的弟弟斯坦尼斯拉夫,2002年在车臣阵亡后被追授了这个荣誉。如今,瓦西里去世后,也同样被普京授予了这个称号。
乌军的信号
要是把瓦西里给删除掉,其实就是在告诉所有俄罗斯军队的高层一个信号:战场上没后路,你们的家人也不能高枕无忧。
乌军的第二个目标,主要是打击那些踩了底线、涉嫌战争罪行的人,比如俄军的辐化学与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位将军被SBU指控在乌军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严重违反国际公约。戏剧性的是,就在SBU宣布缺席指控的第二天,他就被消灭了,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更像是一场跨国“执法”。
这种“零容忍”的追捕,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战略威慑力,它明确告诉所有那些可能触碰战争伦理底线的俄军指挥官:不管你在哪里,只要犯了错,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被追杀的对象,这种方式比任何外交谴责都更直白、更有震慑力。
第三类目标,主要就是从根本上切断俄军“能力的源泉”。阿列克谢·科洛梅伊采夫上校的牺牲,就可以算是这种“断供”式的打击手段。
这位上校并不是战场上的指挥官,他的岗位在离前线很远的莫斯科州,担任一个培训中心的主管,专门负责培训“见证者”系列自杀式无人机的操控人员。
到了2024年秋天,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策划的那次行动,准确无误地找到了他,并干掉了他。这次打击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在战场上击落几十架无人机的效果,它直接冲击了俄军未来战斗力的关键所在,让对手的无人机战术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战争的残酷程度也因此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层面,它不再只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较量,而是深深地渗透到无数家庭的生活里,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不管是马尔佐夫家族父子两代人的悲剧,还是那位在美国CIA工作的官员之子迈克尔·格洛斯也在战场上献出了生命,都让战争变得异常个人化,痛得直戳心底。
甚至,家庭内部的阵营也被撕开了裂缝。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的继子居然当众申请加入俄罗斯国籍,这种戏剧般的对立,让这场冲突的繁杂和残酷以一种更引人关注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归根结底,乌克兰采取的“定点清除”模式,也算是21世纪战争的一个代表作,它无情地展现了,在现代战场上,情报的优势和快速的决策能力,完全可以盖过传统规模上的优势。
结语
今后俄乌的战事,真枪实弹可能会让位于看不见的电磁空间和情报网络的比拼上。俄罗斯肯定会竭尽全力强化自己的信息防护屏障,而乌克兰则会想方设法,研发更低调、更智能的渗透和攻击方式。
普拉夫尼村那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早已平息,可它所展现的战争新玩法,其实刚刚拉开序幕,正以全速运转。在这个由数据、代码和情报操控的残酷角逐中,谁能更快“看清形势、做出决策、付诸行动”,谁就能真正把握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参考信息
据基辅邮报2025年10月20日报道,一名涉嫌犯有战争罪的俄罗将军之子,在乌克兰被占领地区作战时阵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