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钱的战争正把特斯拉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的主角,依然是马斯克,但对手,却是全球资本市场最顶级的玩家。
这下热闹了手握近两万亿美元资产、富可敌国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公开向马斯克的天价薪酬方案说了“不”。
这不是小打小闹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投资机构,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在股东大会上投下反对票。他们直言不讳:马斯克能力再强,这份高达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也实在太离谱。
消息一出市场应声而动,特斯拉股价承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将到来的股东大会投票上。
要知道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可是特斯拉的第七大股东,持有近1.2%的股份,市值超过百亿美元。他们的表态,分量十足。
这记重拳并非一时兴起。管理该基金的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发布声明,核心担忧有三:薪酬总额过高、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以及对马斯克这位“关键人物”的风险缺乏有效约束。
这笔钱到底有多夸张?它被拆分成12期,每一期都挂钩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要求特斯拉市值从2万亿美元一路飙升到8.5万亿美元;再比如,要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而目前这个数字还不到一半。
说白了马斯克必须像神话里一样,完成十二项“伟业”,才能拿到这笔钱。
而挪威并非孤军奋战。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加州公务员退休系统(CalPERS)也站在了反对阵营,他们手握价值超过23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CalPERS的全球股票投资总监在邮件中说得更直白:这份薪酬方案,比同类公司CEO的薪酬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还会让权力过度集中于单一股东。
除了这些真金白银的大金主,两大权威代理顾问公司ISS和Glass Lewis也一致建议股东们投反对票,这几乎是给反对派送上了“专业认证”。
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的报告一针见血:方案名义上是为留住马斯克,却没有条款能保证他把时间精力真正花在特斯拉身上。
Glass Lewis公司则警告,如此庞大的股权激励,将严重稀释其他股东的权益,而且对“关键人物风险”——也就是马斯克本人的不可预测性,几乎没有设防。
但支持的声音同样响亮。管理着超2800亿美元资产的佛罗里达州行政管理委员会就力挺该方案,称其为“大胆且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
华尔街的铁杆多头丹·艾夫斯也认为,这笔钱能让马斯克持续聚焦公司,加速实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宏图。
最纠结的莫过于广大的散户投资者。他们的态度彻底分裂。有人放出狠话:“马斯克走,我就清仓。”也有人怒斥这是马斯克对全体股东的“公开勒索”。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特斯拉董事会选择全力护盘。主席罗宾·丹霍姆直接致信股东警告:如果方案被否,公司将面临马斯克撂挑子不干的风险,特斯拉可能失去他的才华和远见。
马斯克本人也曾有过暗示,如果拿不到这笔钱,他可能会考虑离开或者辞去CEO。
这绝非危言耸听摩根士丹利警告称,方案被否将被市场解读为“不信任投票”,可能引发特斯拉股价超10%的抛售。
这正是无数散户投资者的心结所在:他们既不愿看到马斯克拿走这笔天文数字的财富,更害怕他真的甩手走人,让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纽约州审计长托马斯迪纳波利则呼吁股东投下反对票,并尖锐地批评特斯拉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令人担忧”。
批评者甚至发起了夺回特斯拉”运动,号召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股东,利用投票权向马斯克及其董事会问责,倒逼其在公司治理和战略上回归正轨。
最终的结局将由股东大会的投票一锤定音。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围绕马斯克的世纪薪酬争议都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商业真理:即便是光环加身的科技偶像和明星公司,也必须接受来自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制衡。对整个商业世界而言,这或许是比投票结果本身更重要的一课。
(参考信息来源:《马斯克被全球富豪狙击!1万亿薪酬惨遭封杀,央行怒砸1.9万亿反对》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