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赛看得我有点泄气,这画面明明挺养眼的,怎么最后就剩个寂寞,这实力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说实话,开场那会儿,我心里还是有点期待的,毕竟赛前做了那么多宣传,选手们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场面一度还挺热闹的。他们之前的交手记录,或者说最近的状态,都显示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决,至少在观众的想象中是这样。我当时就想着,今晚肯定有好戏看,说不定还能见证点什么历史性的时刻。
可现实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比赛进行到一半,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一方明显是进入了状态,打得行云流水,而另一方呢,感觉就是有点懵,有点慌,好像还没从之前的失误中缓过来。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们也进行过一次类似的较量,那会儿虽然也有胜负,但差距远没有这么夸张。那时候的比赛,哪怕是输家,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错的技术,看得人热血沸腾。
你看,这种比赛,技术层面的东西大家都懂。不是说某一方突然开了外挂,也不是说另一方故意放水,就是实打实的,在那个当下,能力值就摆在那里。你看那个谁谁谁,他在场上那个表情,怎么说呢,有点无奈,又有点不甘心,但就是打不出想要的效果。我甚至能想象到他赛后接受采访时的那几句话,肯定又是“回去好好总结”、“需要改进”之类的套话。
我刷了刷评论区,果然,大家的情绪都差不多。有人说这简直是“降维打击”,有人则觉得“审美疲劳”,还有人直接说“还以为在看训练赛”。这种一边倒的局面,确实挺让人扫兴的。你想想,作为观众,花时间花精力来看比赛,图个啥?不就是图个刺激,图个悬念,图个双方势均力敌的精彩博弈嘛。结果呢,从头到尾都没怎么看到那种胶着感,让人觉得有点可惜。
而且,这种实力上的巨大鸿沟,有时候反而会扼杀比赛本身的意义。当一方完全没有机会去挑战另一方的时候,过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强者的表演,而不是一场真正的较量。我记得前几年,有个联赛,那时候的比赛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一场比赛打下来,比分悬殊得吓人,后来大家也就没那么关注了。
我翻了翻一些数据,比如近五年的比赛胜率,或者关键指标的平均值,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数据只是参考,有时候状态和临场发挥也很关键。但是,当这种“参考”和“关键”加起来,都指向一个结果的时候,那就不是巧合了。我看到有数据提到,自从某某改革之后,某某队伍的整体实力就上了一个台阶,而另一方呢,好像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点下滑。
我甚至觉得,这不仅仅是这场比赛的问题,可能反映出整个行业在人才培养,或者说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一些需要深思的问题。当顶尖的选手或者队伍,和后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底层选手或者新人的上升通道就会变得越来越窄。没有了竞争,也就少了动力,长此以往,整个生态都会受到影响。
我现在就好奇,下一场比赛,这种巨大的落差还会不会继续存在。
比赛结束的时候,我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比分,长长地叹了口气。这真的是我期待中的“养眼”比赛吗?感觉像是看了一场华丽的独角戏,观众席的掌声都显得有些敷衍。我放下手机,看着窗外,突然有点迷茫,接下来,我该找点什么来填补这种看完一场“没劲”比赛后的失落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