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社交媒体公开信,十四国贸易伙伴集体中枪,美国优先的子弹最先击穿的是盟友的胸膛。
美东时间7月7日中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两封“关税通牒”,一封砸向日本首相石破茂,一封甩给韩国总统李在明:8月1日起,所有日韩产品统统加税25%!
白宫随后补刀:还有12国的“罚单”正在路上。最终名单曝光: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吃25%关税;南非和波黑30%;印尼32%;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35%;泰国和柬埔寨36%;老挝和缅甸直接飙升到40%。
特朗普的威胁三连同步到位:谁想绕道第三国避税?加更高!谁敢对美国产品报复?追加罚!
唯独欧盟可能躲过一劫——内部消息称欧美接近达成协议,关税或卡在10%以下。
美国优先的剧本里,盟友不过是随时可弃的棋子。
01 塑料兄弟情?日韩伤口在滴血
当关税大刀砍向丰田和三星,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美国最忠诚的亚洲小弟,正集体“叛逃”。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清华的演讲震动东亚:“必须脱美入亚!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等待美国换总统。”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一脸无奈:“与美国的谈判非常困难,双方都不确定想要什么。”
汽车关税像把刀插进日本经济命脉。日本关税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对美出口暴跌11.2%,创十年最大跌幅。丰田得州工厂每辆车成本暴增3800美元——生生吞掉三成利润。
韩国同样在火线上煎熬。现代汽车流水线上的工人不知道,他们的饭碗正悬于特朗普一念之间。
02 转身向东:亚洲自救联盟加速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意外成了东亚的粘合剂。
中日韩三国在中断五年后重启经济对话,将绿色能源、半导体产业链列为优先合作领域。中国商务部7月初悄然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河北、江苏更新对日出口许可——十年未见的贸易暖意在中日之间流动。
企业用脚投票比政客更诚实。三星电子砸下80亿美元在西安扩建芯片工厂,这是韩国三年来最大海外投资。索尼默默将40%的传感器产能转移到浙江嘉兴工厂。
数据不说谎:2025年前4个月,韩中贸易额暴涨12%,中国占韩国出口26.3%,美国降至18.7%。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警告:“失去中国市场,韩国半导体将出现30%产能过剩。”
当韩国央行与中国签署4000亿人民币互换协议时,美元霸权已在关税炮火中裂开缝隙。
03 算盘后的真相:政治勒索与全球反噬
特朗普嘴上喊着解决贸易逆差——2024年美国对日本逆差694亿,对韩国660亿。实则暗度陈仓:关税收入要填补他7月4日签署的减税法案窟窿,最后埋单的是买日系车的美国蓝领。
“这些关税可能调整,取决于我们和你们国家的关系。”他在给日韩领导人的信中赤裸裸勒索。
全球产业链却用重组反击。东盟十国将人民币储备比例提至18.2%,中日韩本币互换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若东亚自贸区建成,区域GDP将飙升11%-17%,凭空再造一个韩国经济体量。
连美国车企都难逃流弹。福特和通用股价应声大跌——美国组装车60%零部件靠进口,关税成本终将转嫁给消费者。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向全球,却意外劈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25年夏天的这场关税风暴,揭穿了美国同盟体系最不堪的现实:在“美国优先”面前,再忠心的仆从也只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当韩国把驻美军费与电池关税挂钩,当日本悄悄对中国出售精密机床,传统盟友体系已在关税烈火中崩塌。
而历史的讽刺正在于此: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想逼制造业回流,却意外促成东亚经济圈的强势崛起。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揭示未来图景:东亚自贸区若在2030年前建成,区域GDP将提升11%-17%,相当于凭空再造一个韩国经济体量。
多极化的世界不会因关税高墙停止生长,它只会在压力下更顽强地找到新方向。
后记: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怒斥关税是“经济背叛”,当德国奔驰生产线因美国订单减少而放缓,世界突然看清:特朗普的枪口从未区分敌友。
而亚洲工厂的机器仍在轰鸣——只不过输往美国的流水线,正悄悄转向区域协作的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