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10 万朝鲜人驰援俄罗斯,金正恩够大方?背后藏着俄朝的战略交易

发布日期:2025-08-13 18:42 点击次数:135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10 万朝鲜人驰援俄罗斯:6000 扫雷专家 + 9 万建筑工,背后是俄朝战略交易

2025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州长突然宣布,朝鲜将派遣10万人协助当地战后重建。这支队伍包括6000名扫雷专家和94000名建筑工人,任务是清理乌军遗留的地雷、修复炸毁的民宅和基础设施,甚至收殓战场遗骸。

规模远超去年朝鲜援俄的1万士兵,创下俄乌战争外援纪录。表面是“人道援助”,实则是俄朝各取所需的战略交易,俄罗斯用朝鲜人力填补劳动力黑洞,朝鲜则借此赚取外汇、突破国际制裁,并换取尖端军事技术。

所谓“10万扫雷专家”是俄方宣传话术。实际仅有约6000名专业工兵负责高危排雷工作,其余九万多人均为建筑劳工。

他们的具体任务清单包括,在库尔斯克200平方公里雷区人工排雷,清理烧毁的坦克和车辆残骸,填平弹坑,搬运废墟瓦砾,以及处理未收殓的士兵遗体。

这些工作危险系数极高,尤其排雷作业需直面未爆弹和诡雷装置。去年前线参战的1万名朝鲜士兵中,超过4000人阵亡,遗体被秘密运回平壤安葬。

俄军面临双重人力挤压。前线持续消耗兵员,需维持16万兵力应对乌军反攻;后方军工生产线为满足弹药需求,以战前1.5倍薪资抢招工人,导致建筑业、农业等领域劳动力枯竭。

库尔斯克地区因战火滞留的难民达25万人,仅七成返回家园,重建进度停滞。

本土工人月薪需2000美元以上,而朝鲜劳工成本仅800美元,且无需公开招标,直接规避了俄国内腐败风险,此前边境防御工程贪腐案曾导致多名高官落马。

平壤的支援实为精密算计,外汇输血,赴俄人员名义月薪2000美元,但朝鲜政府通过“党费”“忠诚金”等名目截留90%以上,劳工实得不足100美元。

按10万人规模计算,朝鲜年创汇超3亿美元,相当于其制裁前出口额的三分之一。

技术置换,朝鲜以提供1200万发炮弹和KN-23导弹为筹码,换取俄制导弹分导技术。

2025年5月试射的“火星-19”洲际导弹射程突破1.5万公里,可覆盖美国全境,核心技术即源于此。

地缘捆绑,通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朝鲜获得俄方联合国否决权庇护。俄驻联合国大使公开回击西方谴责,称若美韩挑衅朝鲜,俄将直接介入,颠覆东北亚安全框架。

俄朝采用“总承包制”规避制裁,俄方提供重型机械,朝鲜包揽人力与项目管理。

联合国2019年禁令明确禁止接收朝鲜新劳工,但俄将朝鲜工人归类为“技术研修生”或“合资企业员工”,并发放学生签证掩护入境,2024年俄向朝鲜公民签发8600份学生签证,实际留学生仅130人。

然而隐患显著,朝鲜工人每日强制劳动12小时,禁止接触外界,此前曾有劳工在俄自焚抗议恶劣待遇;西方酝酿第17轮制裁,美韩联合军演已部署B-52轰炸机和F-35A战机施压。

35国联合声明谴责朝鲜“系统性违反制裁”,但俄朝通过“粮食-弹药-石油”三角贸易链绕开美元结算。

伊朗同步向俄提供“天蛇”巡飞弹,形成横跨欧亚的反西方供应链。韩国加速部署“堤丰”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东北亚军备竞赛升级。

朝鲜的“人力资本”正成为大国博弈新变量。1.1万名朝鲜士兵经库尔斯克战役锤炼后,回国成为军队现代化骨干;在俄远东地区,朝鲜工人占当地劳动力缺口的30%,高效完成伐木、采矿等俄本土工人不愿从事的重体力劳动。

这种合作本质是生存同盟,俄罗斯用朝鲜人力维系长期消耗战能力,朝鲜则以血肉之躯换取政权存续资源。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