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在52℃的高温下,成千上万的阿富汗女性正被伊朗像垃圾一样驱逐出境?更残酷的是,等待她们的将是塔利班令人窒息的"性别隔离"制度——禁止工作、禁止教育,甚至禁止独自出门。
萨哈尔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这位带着五个孩子的寡妇,半夜被伊朗军警从家中拖走,连收拾衣物的时间都没给。她在伊朗经营十年的裁缝铺、刚付定金的新家,转眼就成了泡影。如今站在阿富汗边境,这位40岁的母亲面临更绝望的处境:塔利班法律禁止没有男性监护人的女性独自生活。
边境线上的惨状触目惊心。过去一个月,超过25万阿富汗人被伊朗强制遣返,其中包括数百名孤身女性。烈日下的沙漠中,有人为瓶装水支付10万汤姆安(约合人民币20元),没钱的人只能看着孩子脱水昏迷。当地官员证实,仅两周就有13人死于酷暑,尸体被随意堆放在边境检查站。
塔利班所谓的"援助承诺"根本是空头支票。一位产后4天的产妇带着新生儿乞求庇护,得到的回复却是:"没有男人陪同,你不符合条件。"联合国移民署的工作人员目睹太多这样的悲剧:女性们被迫用头巾裹住全身,在50多度高温中徒步数十公里,最终却连故乡都回不去——因为没有"mahram"(男性监护人)的签字。
伊朗的驱逐手段堪称残忍。被遣返者描述,押送车辆没有空调,守卫故意在烈日下延长检查时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哭诉:"看守说'你们阿富汗人都是垃圾',我的孩子热到抽搐,他们却在旁边大笑。"更讽刺的是,这些女性多数在伊朗做最脏最累的工作,如今却被当作负担扫地出门。
国际组织的援助杯水车薪。虽然边境检查站发放临时SIM卡和饼干,但面对塔利班禁止女性工作的法令,这些救济不过是延缓死亡的止痛药。萨哈尔的困境代表着一个无解的死循环:老家巴格兰有年迈母亲,但法律禁止她独自返乡;想找工作养家,可99%的职业对女性关上大门。
看着边境线上那些裹着破旧罩袍的身影,人们不禁要问:当国际社会对伊朗的驱逐行动保持沉默,当塔利班的暴政被默许,这些阿富汗女性还能在哪里找到活下去的缝隙?